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
等离子体是通过利用对气体施加足够的能量使之离化成为等离子状态,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能量一般约为几个至几十电子伏特。
等离子体中的粒子能量大于聚合物材料的结合键能(几个至十几电子伏特),完全可以破裂有机大分子的化学键而形成新键,但远低于高能放射性射线,只涉及材料表面,不影响基体的性能。
因此,可以利用这些活性组分的性质来处理样品表面,从而实现表面特性的改性。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原理
处于非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断裂材料表面分子的化学键,提高粒子的化学反应活性,而中性粒子的温度接近室温,这些优点也为热敏性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改性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材料表面发生多种的物理、化学变化,或产生刻蚀而粗糙,或形成致密的交联层,或引入含氧极性基团,使亲水性、粘结性、可染色性、生物相容性及电性能分别得到改善。
用低温等离子体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处理PE、PP、PVF2、LDPE等材料,材料的表面形态发生的显著变化,引入了多种含氧基团,使表面由非极性、难粘性转为有一定极性、易粘性和亲水性,有利于粘结、涂覆和印刷。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